辛宝不过不热,夏至就是最夏天,真正的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辛宝

中医学硕士,教授,执业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注册营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学科负责人/陕西中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食疗营养室主任

《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签约作者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节气饮食是民俗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将它与养生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它是中医养生值得去继承和发展的东西,《中国临床营养网》特邀陕西中医药大学慢病食疗养生团队辛宝教授将在今后每个节气推出一篇节气养生的理论和应用文章,希望与大家共同学研交流。

今天是夏至,在一年里,到了夏至,才意味着真正进入炎热的季节,正如人们常说的,“不过夏至不热”。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阴阳协调,加上夏至后逐渐入伏,养生的问题就更加关键了。(见上文《年的冬至注定不平凡,你准备和陕中医一起节气养生了吗》)01先说夏至物候环境对人的影响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盛夏,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夏至后,气温将继续升高,这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并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进入伏天。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夏至后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冷、暖空气团在此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适,一些蚊虫繁殖速度迅速,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洁净,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02夏至节气对于养生有什么意义夏至的这个至字有学问,至,为到。有极、最的意思至亲、至高无上。夏至之“至”有三义:一以明阴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阳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至一年中,阳气达到了顶点,盛极而衰,一阴初生;阳极而生阴,阴极而生阳,所以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和夏至,都是阴阳气机转化的时候,在古代是非常被重视的。夏至日在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从夏至这天开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遗赠”,彩扇、香囊都是消暑良物,有点类似今天过节必备佳礼的意味。《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夏至后气候炎热时导致人体出汗过多、容易上火,这是疾病的特点。上火容易导致壮火伤气,耗伤人体的津液;而出汗过多则直接耗伤人体津液,这些都可以直接导致人产生疲劳疲倦,甚至发生感冒。所以夏至之后人在养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上火、防止出汗过多。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降温解热的办法,如现代人大多会开空调,开风扇,保持室内环境通风透气等。但从空调房出来时需要有个过渡期,让体内温度有个下降的过程,避免从高温到寒冷的环境快速切换而出现身体不适,甚至感冒,空调病等。无论哪种体质的人,在夏至要注重心境平静,顺应自然界阴阳气交接的变化,避免烈日下暴晒,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阴。03夏至养生的古代习俗对现今保健的启示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心血管病人最好能自己冲泡中药茶,比如用山楂、莲心、菊花、荷叶等泡水喝,不仅能解暑、安神,还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压功能。夏至后防暑很重要,对于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们,要准备好解暑汤(如绿豆汤),并且还应该备些藿香正气水,当自己有中暑倾向时,要及时喝一些缓解缓解。(图片由辛宝主任拍摄)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夏至时应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养阳为主。在运动方式上,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避免强度过大。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不利于养阳。运动时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古代传统,大体与农事祭祀相关。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以面食敬神。二是夏至吃面食,也有尝新的意思。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说它“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夏季后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等疾病。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并可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和酸性食物,以利清泄暑热,增加食欲。中医学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例如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黄瓜、鸡毛菜等。夏至辛老师建议:

饮食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根据夏至时节阳盛极、阴始生的特点,宜晚睡早起。中午可小憩,缓解疲劳的同时还可避免暑热侵袭。由于夏日炎热,皮肤腠理开泄,室内使用空调时,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防风热感冒。

温水冲澡可缓解暑热、消除疲劳,清洁身体的同时还有改善睡眠、增加抵抗力的作用。该引起注意的是,夏季不可过于贪凉,适度出汗是解决暑湿很好的方法。

夏季重在养脾,“冬吃萝卜夏吃姜”,晨起空腹吃姜或喝一杯姜糖水是养护脾胃阳气的好办法。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以下为辛宝主任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chuanneon.com/yszs/147045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